臺灣教授彭懷真說過:“父親所能給孩子的禮物就是愛他們的母親?!?/span>陳道明曾道過一句秘訣:“出則掙錢辛苦,入則疼妻愛女“。模范丈夫黃磊更是用行動詮釋“爸爸愛媽媽是的教育”。所以我們會說“父母是原件,孩子是復印件”的原因。家庭就像是一所學校,家庭教育是主導孩子一生的基礎教育!看一個孩子你就會知道他的父母是什么樣的人,看父母你也就會知道他們的孩子會是什么樣。這樣的結論放在別人身上,我們會覺得很準,可如果用來說自己,我們卻總會說不是,真的是這樣嗎?
小小的媽媽總是以小小為傲,因為小小從小就是一個懂禮貌的好孩子??墒?,這天媽媽帶著小小去姥姥家,小小在與表弟玩耍時,媽媽無意間忽然聽到小小在罵表弟笨。媽媽聽了很是生氣,就把小小叫到身邊質問:“為什么罵弟弟笨?你以前可是從來不罵人的??!”然而,讓媽媽沒想到的是,小小反而振振有詞地對媽媽說:“你也罵過我笨??!為什么媽媽就可以罵人,而我卻不能呢?”
小小的話讓媽媽猛然想起,前些天她在教小小算術時,因為教了幾遍小小都沒學會,實在耐不住性子了,就順嘴說了一句:“你怎么那么笨呢?簡直笨死了!”面對小小的問話,媽媽無言以對,她終于深刻地體會到了“父母是原件,孩子是復印件”這一簡單而深具影響力的教育原則。
很多時候,我們常常能夠在孩子身上看到父母的影子,有好的也有不好的。作為父母,當我們發現孩子身上有不好的現象出現時,首先要做的不是批評孩子,而是應該找找自身的原因。無論何時何地,請你一定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,因為在你身邊,時刻有著一雙純真無邪的眼睛默默地注視著你。
電視上曾有過這樣一則公益廣告,使人難以忘懷:一個小男孩透過門縫看到自己的母親在給家里的長輩洗腳,于是,男孩立刻去廚房自己端來了一盆水,要為母親洗腳。
父母總是處在孩子默默地關注中,無論我們說什么、做什么,都會對孩子的成長產生深刻的影響。因為在孩子天真無邪、不諳世事的世界里,父母的一言一行永遠占據著相當重要的位置,他們的潛意識會認同自己的父母,會在不知不覺中模仿自己的父母,把父母的舉動真實地復印出來。
這十年來孩兒他舅在和很多家庭交流的過程中,了解到很多大人以為孩子還小,覺得孩子還聽不懂我們的話,但其實孩子在胎兒期就已經有了對于外在的感受和記憶了,只是孩子的語言和能量還無法表達自己的主張而已。
聲明: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。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,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,我們將及時更正、刪除,謝謝。 郵箱地址:3205845866@qq.com